無錫用戶條干測試分析答疑
發布時間: 2017-09-01 來源: 作者:
全面評價紗線條干隨機不勻不但關注每個試樣的CV值、千米疵點值,還應關注長嶺條干儀所提供的DR曲線和DR值。
CV值是從總體上評價紗線隨機不勻,其對影響織物外觀的小概率事件不敏感。DR值和DR曲線可分析隨機不勻的局部特征,將其與DR值結合起來可更加全面地評價紗線隨機不勻。
從前紡到細紗全過程質量控制良好時,細紗短片段、長片段線密度都應接近正態分布,則織物外觀不會明顯呈現由短片段隨機不勻引起的塊狀隨機分布的“云斑”和由長片段隨機不勻引起的長長短短的“條影”。
當紗線線密度符合正態分布時CV值與DR值滿足關系式DR=1-Ф(α/cv),其中Ф(X)為標準正態分布函數,α為設定的門限。將兩者結合起來分析可與織物外觀更具相關性。
現摘取你廠在長嶺CT2000條干儀上所測JC80S(7.3tex)細紗的部分結果綜合分析如下:
1.以NO.2試樣為例,根據實測CVm=12.96%,計算門限α=±10%和α=±20%的DR值即DRcal(1cm,±10%)≈22.05%,DRcal(1cm,±20%)≈6.14%。從實測NO.2試樣的DR(1cm,±α%)曲線上可查得相應值(參看曲線上的紅點),取其平均值(1cm,±10%)、(1cm,±20%)與上述理論計算值很接近。這說明所紡紗線的短片段線密度很接近正態分布。
2.根據實測十管試樣CV(1m)值計算門限α=±5%的DRcal(1m,±5%)值,并與實測DR(1m,+5%)和DR(1m,-5%)的平均值(1m,±5%)相比較亦很接近(見“自選報表”),且CV(1m)值與相應DR值呈正相關。這說明所紡紗線的長片段線密度也接近正態分布。
3.五種片段長度的DR曲線分布勻稱,左右基本對稱,且在α= 0處曲線會聚于DR=50%,沒有出現明顯的“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的“階躍”,這說明段片段和長片段線密度不勻曲線圍繞總均值皆呈上下隨機對稱性的正常波動。
4.基于大量觀測,正常情況下精梳細紗的1m片段長度線密度不勻曲線應在(1+15%)和(1-10%)范圍內上下隨機波動,即DR(1m,+15%)= 0和DR(1m,-10%)= 0。NO.2試樣DR曲線符合此要求,這說明紗線中沒有長度超過1m而平均粗度超過(1+15%)的較長粗節和平均粗度小于(1-10%)的較長細節,不會由此明顯改變相鄰紗線間常發性疵點的分布而導致織物外觀出現明顯的長長短短隨機分布的“條影”。
又DR(1m,±α%)曲線沿左、右方向變化很快趨于0沒有拖長,說明紗線中沒有異常長粗節和異常長細節。
5.表征短片段隨機不勻的m =13.35%與《烏斯特公報2013》比較其接近5%優秀水平,但(1m)則約處于75%水平。從統計變異—長度曲線可看出長片段的CV值離散性較明顯。比較NO.2、NO.9兩試樣的CV(1m)值、(1m,±5%)值差異較顯著。
總之,隨機抽取的十管試樣不同片段長度的線密度很接近正態分布,其波動幅度雖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但沒有明顯出現屬于小概率事件隨機分布的長長短短的偏粗粗節和偏細細節,也沒有突顯異常均勻或異常不均勻的長短不一的紗段,這表明各道紡紗工序的全程質量控制確實是優良的。
又取你廠所紡JC300S(2tex)細紗在長嶺CT3000條干儀上測得DR曲線及線密度頻率分布圖見下圖。
分析:
1.根據實測CVm =21.63%計算門限α=±10%和α=±20%的DR值,即DRcal(1cm,±10%)≈32.20%和DRcal(1cm,±20%)≈17.75%。從實測DR(1cm,±α%)曲線上可查得相應值(參看紅點),取其平均值(1cm,±10%)≈31%和(1cm,±20%)≈16.5%其與Drcal計算值相當接近,即短片段線密度接近正態分布。這從所測得的線密度頻率分布圖也可定型看出。
2.根據實測CV(1m)=6.14%計算門限α=±5%的DRcal(1m,±5%)≈20.78%與實測(1m,±5%)=(20.83+21.16)/2≈21%相比很接近,即長片段線密度也接近正態分布。
3.常規精梳棉紗DR(1m,+15%)= 0和DR(1m,-10%)= 0,該特細紗線的DR曲線上則呈現一定數值但曲線并未明顯拖長,說明紗線中含有少量長度大于1m而平均粗度超出(1+15%)和(1-10%)的偏粗和偏細的紗段,屬于小概率事件會影響常發性疵點的分布。
4.DR(1cm,±α%)曲線在α= 0處出現明顯的“左高右低”的“階躍”,說明紗線中偏粗的短粗節明顯增多。這從短片段線密度頻率分布圖中右面“超出量程部分”也可看出。